充分挖掘先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潜力
“在巨大的发展机遇下,中国先进生物燃料产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短期内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第五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对我国先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到2030年,中国先进生物燃料产量将达2398万吨标准煤,需求量将达2746万吨标准煤。”
先进生物燃料是指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转化生产的气体或液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天然气、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可再生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具有绿色低碳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远洋船舶和航空领域。
当前,凭借绿色低碳、可再生等诸多优势,加上国际范围内开始规模化推广,我国的先进生物燃料产业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稳步增长
生物天然气产业是我国较早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先进生物燃料产业。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沼气生产技术和工艺逐渐成熟,为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015~2017年,我国建设了64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平均单个项目资金扶持占项目总投资的30%左右,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要求强化生物天然气发展与国家规划衔接并且编制省级、地市或县级、重点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生物天然气工业化商业化开发建设,建立健全生物天然气产业体系,并明确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也相继提出了加快生物天然气发展的关键行动领域,包括以县域为单元建立产业体系、积极开展生物天然气示范、统筹规划建设年产千万立方米级的生物天然气工程、形成多元应用模式、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等。
技术的日渐成熟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为生物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目前,华润集团、中广核、中国电建、中船重工、中国节能、华新燃气等一批企业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拥有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超200个,设计产能约8.8亿立方米/年,2023年生物天然气产量约为4.2亿立方米。张大勇表示,到2030年,预计我国生物天然气产量可达30亿立方米,需求达100亿立方米,将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我国开始推广使用生物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目前,乙醇汽油封闭运行区域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同时,各大燃料乙醇企业开始积极向以非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方向转型。
在各种激励手段下,我国目前生物燃料乙醇产能达500万吨/年以上。2023年,受益于油价上涨,生产企业开工积极性高涨,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稳步增长,产量约340万吨。
生物柴油产业迎来发展转机
与生物天然气、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生物柴油、可再生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规模化发展稍显落后,但由于其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巨大潜力,加上国际市场需求日渐旺盛,未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2011年2月,我国正式实施《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要求生物柴油的添加标准为1%~5%,刺激了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的通知》,原则上支持北京市海淀区、山东省德州市等地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应用推广试点的落地,对打开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具有积极作用,生物柴油产业迎来发展转机。
在可再生甲醇产业方面,近年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该行业受到较多追捧,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逐步布局。截至2024年4月,国内建成可再生甲醇产能5万吨/年,备案、规划及在建项目产能超1000万吨/年。
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方面,2021年以前,我国都是以一些试点项目为主。目前,可持续航空燃料运营产能和规划产能总计约20万吨/年。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生产生物柴油200万吨,出口180万吨,其中80%以上出口至欧盟国家。2023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达220万吨,出口195万吨。
鉴于我国生产的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主要向外出口,落基山研究所交通部门高级咨询师刘琦宇认为,如何与欧盟等消费端的碳排放机制对接,使生产端的环境权益能够实现,是下一步相关产业重点关注的关键。